巴以局势面临失控
①3月31日,以色列军队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拉马拉总统府的军事行动已进入第3天,阿拉法特仍被以军围困在总统府内。与此同时,巴激进组织声称要对以色列实施新一轮的报复。巴以局势面临失控的危险。
②首先,由于得到美国的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将更加肆无忌惮。29日凌晨,以军坦克包围并进攻阿拉法特拉马拉总统府后,在国际社会普遍谴责的情况下,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却说,以色列有进行自卫的权利。30日,美国总统布什又发表讲话,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表示理解并要求阿拉法特采取一切措施制止针对以色列人的自杀性爆炸事件。美国的这一立场更加助长了以色列总理沙龙的气焰。
③第二,以色列的军事打击点燃了巴勒斯坦人的愤怒情绪,其结果必然是招致激进组织的新一轮报复。就在以军29日在拉马拉的行动开始后几个小时,一个巴勒斯坦女子就在耶路撒冷一家超市入口处制造了一起自杀性爆炸,造成2人死亡。30日晚,在特拉维夫市区一家咖啡馆发生一起自杀性爆炸,造成30多人受伤。31日下午在以北部海滨城市海法又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至少造成12人死亡。巴激进组织表示,他们袭击的目的就是为了报复以色列对拉马拉的军事侵犯,并声称将继续制造更多的爆炸事件。
感 谢 对 手
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运动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它们的奔跑能力也大不一样,东岸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
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羚羊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组织做了一个试验,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动物学家们发现,另外7只都是被狼吃掉的。
这个谜底终于被揭开,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它们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种“竞争氛围”中,因而越活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恰恰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的压力。
它的名字叫友情
①不是血缘关系,不在一起生活,他也许远在千里之外,也许近在身边,联系着你和他是条无形的纽带。
②谁也不依附谁,谁也不感到高谁一头,却又谁也离不开谁。在你幸运走红的时候他提醒你冷静,不要 甲 、张牙舞爪、得意忘形,一阔脸就变。在你噩运临头、众人对你侧目而视的时候,他仍然走近你,给你温暖给你安慰,让你不要 乙 、情绪低落、厌弃生活,一遇挫折就躺倒。
③它是鲜花美酒,它使生活吐露芬芳,人间富有魅力,它的名字叫友情。
④友情只能在一种平等的没有利害关系的交往中产生。以势交者势尽疏,以利交者利尽散。友情的生命力在于不可歇止的精神需要。你在给他一份关怀一份温暖一份尊重的同时,也从他那里得到一份关怀一份温暖一份尊重;你在从他那里得到一份关怀一份温暖一份尊重的同时,也会给他同样的 (报答、报酬、回报、回答)。
永葆“童心”之青春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终身实验,研究青少年将来的成就与他们在校成绩的关系。他对三百多名中学生每隔五年作一次面试,实验进行了60年。教授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从事这一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
这里引用这一材料,并非完全否定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只是想说 明,造成一个人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一个学生仅仅是通过考试 取得好的成绩的而不同时在思想上、心理上培育优秀素质,那么,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美国教授的实验表明,不少在校成绩 很好的学生,在以后工作中恰恰没有做出成果。
其中的症结,按我国首席科学家顾均的分析,关键是缺少胆量、童心 和磨难。
破窗户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
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其结论可以归结为: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就会去加大其损坏程度。这与道德似乎没有多大关联。人们也曾经用这理论在一座城市里做过类似的实验。
在一条街道上,先是扔了一些生活垃圾。没过几天,这条街道就被铺天盖地的垃圾覆盖,碎纸和塑料袋乱飞。同时,人们把另一条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维护了好几天。这之后,每当街上出现脏物时,总会有人自动把它扔进垃圾箱;如果碰到外人往地上乱扔垃圾,还会有人制止。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认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综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就拿洗澡来说吧,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方向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之所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旋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旋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
|